麻醉可不是“戳一针”那么简单!
很多网友分享了麻醉之后的搞笑反应,这让我们对麻醉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此篇文章就让我们从专业角度来揭开麻醉的神秘面纱。
中国古代的华佗被认为是最早使用麻醉剂进行手术的医生,他的“麻沸散”为后世的麻醉学奠定了基础。1846年10月16日,美国医生威廉·莫顿在麻省总医院成功实施了世界上第一例乙醚全麻,此事件成为近代麻醉史的开端,为了纪念这一重大事件,每年10月16日被定为“世界麻醉日”。
麻醉,顾名思义,麻为麻木麻痹,醉为酒醉昏迷,传统的说就是没有任何知觉。随着历史的发展,麻醉的概念逐渐形成。麻醉的含义是用药物或其他方法使人整体或局部暂时失去感觉,已达到无痛觉感知而进行外科手术或其他治疗的目的。
根据作用方式和范围的不同,广义的麻醉可以分为全身麻醉、局部麻醉两种类型(包括椎管内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各种神经丛或神经干阻滞等)。
全身麻醉是通过静脉注射或呼吸道吸入药物等使患者完全失去意识和疼痛感觉的一种麻醉方式。在全身麻醉下,患者会进入无意识状态,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局部麻醉是通过在手术部位注射局麻药物,使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只失去局部感觉而意识保持清醒的一种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常用于一些较小的手术或疼痛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以协助医生完成手术操作。
麻醉技术在现代医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手术室内,它为患者提供了一个无痛的手术体验及舒适化的医疗,同时严密监护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调节患者的生理功能,为手术保驾护航,确保手术安全进行。目前麻醉科的工作范围包括手术室内的麻醉、手术室外的麻醉如无痛胃肠镜检查、无痛人流、无痛取卵、无痛分娩、小儿镇静情况下进行的CT、超声、核磁等医学影像学检查等;
此外,麻醉在急诊医学中的应用同样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处理严重创伤或心脏骤停等紧急情况时,麻醉科医生可以协助相关科室提供气管内插管等高级气道管理技术、动脉有创测压及深静脉穿刺等危重症抢救技术,帮助挽救患者生命。
在一些特殊的医疗程序,如胸腔穿刺或骨髓穿刺中,麻醉的使用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不仅如此,麻醉的应用还扩展到了牙科、整形外科和美容手术等领域,为患者提供了更加舒适和无痛的治疗选择。
做麻醉前需要患者在手术前做好一些准备工作,并在麻醉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
饮食禁忌:手术前一定要按医嘱禁食,以免手术中出现胃内容物反流误吸从而引发危险。通常需要禁食8小时以上,特殊情况下会有所调整。
麻醉前评估:手术前麻醉医生会对患者进行详细评估,包括既往史、过敏史、手术外伤史、特殊药物使用情况等,以确定最适合的麻醉方式和药物使用。
麻醉药物的风险:患者需提前告知医生个人药物过敏史,以避免麻醉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或过敏反应。
麻醉后恢复:术后,必要时患者需要在恢复室进行观察和护理,直到麻醉完全解除为止。恢复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适症状,一般都可对症处理并得到缓解。
现在运用到临床的药物安全性都很高,麻醉后的这种现象我们称作“顺行性遗忘”,因为某些麻醉药物作用,人会在用药后一段时间内对发生的事情暂时失去记忆,在药物代谢完毕后,这种症状就会消失,并不会对记忆力产生长远的影响。所以,只要脑部没有缺血缺氧,仅凭麻醉药物正常的药理效应,不损害脑功能,更谈不上把人变傻。
而且人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力、注意力等等,而全身麻醉药仅是暂时产生记忆的缺失,待麻醉药从体内代谢排出后就不会再对人体产生影响,而现在临床上使用的麻醉药都是起效快、代谢也快的药物。所以说,麻醉对智力的影响很短暂、很局限。
俗话说“外科医生治病,麻醉医生保命。”海口玛丽医院拥有专业的麻醉医生团队,每一台手术都离不开他们的保驾护航。他们是保护患者生命安全的幕后英雄,无影灯下的生命守护者!
编辑:雷蕾
审核: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