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颈机能不全诊治 | 子宫颈长度≤15 mm双胎妊娠孕妇不同孕周行子宫颈环扎术的疗效分析
选自:中华妇产科杂志2025年2月第60卷第2期
目前对于子宫颈环扎术在短子宫颈双胎妊娠孕妇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2015年的一项荟萃分析纳入3项随机对照试验共49例妊娠24周前CL≤25 mm的双胎妊娠孕妇,研究显示,校正早产史、入组孕周后,与对照组相比,子宫颈环扎术并未降低早产风险,反而增加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风险 [ 8 ] 。Han等 [ 9 ] 回顾性分析超声指征和体格检查指征的子宫颈环扎术对双胎妊娠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研究发现,子宫颈环扎术仅可降低宫口扩张孕妇妊娠32周前早产的发生风险,但不能降低CL≤25 mm或≤15 mm孕妇的早产风险。但更多的研究认为,子宫颈环扎术对于CL≤15 mm的双胎妊娠孕妇是有益的。Park等 [ 10 ] 回顾性比较了超声指征子宫颈环扎术对妊娠中期短子宫颈单胎和双胎妊娠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提示,当CL≤15 mm时,单胎妊娠与双胎妊娠组孕妇妊娠34周前早产率和新生儿结局无显著差异。2015年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纳入140例妊娠16~24周CL≤25 mm的双胎妊娠孕妇,研究显示,与期待治疗相比,子宫颈环扎术可降低CL≤15 mm孕妇的妊娠34周前早产率、入住NICU率,延长妊娠孕周 [ 11 ] 。2021年及2023年的荟萃分析均提示,子宫颈环扎术可降低妊娠中期CL≤15 mm的双胎妊娠孕妇的早产风险,改善妊娠结局 [ 6 , 12 ] 。但目前仍缺乏关于双胎妊娠超声指征子宫颈环扎术效果的大样本量随机对照研究。
二、短子宫颈双胎妊娠不同诊断孕周行子宫颈环扎术的效果
目前仅有少部分研究涉及短子宫颈双胎妊娠孕妇不同诊断孕周行子宫颈环扎术的效果,且研究结论不一致。短子宫颈双胎妊娠合适的环扎孕周尚不明确。2022年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320例妊娠16~28周CL≤25 mm的双胎妊娠孕妇,根据短子宫颈诊断孕周进行分层,结果显示,当短子宫颈诊断孕周≤24周时,与期待治疗相比,子宫颈环扎术可降低妊娠34周前早产的风险,改善围产儿结局;而当短子宫颈诊断孕周>24周时,子宫颈环扎术并未优于期待治疗 [ 13 ] 。最近的一项研究 [ 14 ] 对90例(子宫颈环扎组和期待治疗组根据CL、短子宫颈诊断孕周1∶1匹配)妊娠18~26周CL≤25 mm的双胎妊娠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提示子宫颈环扎术可延长妊娠孕周、降低早产风险,亚组分析显示,即使对于短子宫颈诊断孕周>24周的孕妇,子宫颈环扎术依然可降低早产风险。
超早产儿是指妊娠<28周的早产儿,死亡率和致残率高,救治难度大 [ 15 , 16 ] 。既往研究提示CL越短,早产风险越大 [ 17 ] 。一项关于早产新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队列研究表明,妊娠时间每增加1周就会极大带来生存获益 [ 18 ] 。因此,虽然国际上推荐的子宫颈环扎孕周上限为24周,对于子宫颈更短(CL≤15 mm)的妊娠24~28周的双胎妊娠孕妇,临床上仍考虑行子宫颈环扎术以期延长孕周,改善新生儿预后。本研究纳入妊娠16~27 +6周CL≤15 mm的双胎妊娠孕妇,发现当发现孕周<26周时,子宫颈环扎组的分娩孕周、延长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活产率及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子宫颈环扎术可降低妊娠34、32及28周前早产的风险;而当发现孕周≥26周时,两组的妊娠结局无显著差异。本研究提示,对于妊娠26周前发现的CL≤15 mm双胎妊娠孕妇,子宫颈环扎术可能获益;而对于妊娠26~28周发现的短子宫颈双胎妊娠孕妇,可采取期待治疗,减少非必要的手术干预和手术风险,减轻孕妇的经济负担。
目前关于双胎妊娠超声指征子宫颈环扎术的有效性存在争议,大部分研究提示妊娠中期CL≤15 mm的双胎妊娠孕妇行子宫颈环扎术可受益,但缺乏不同发现孕周行子宫颈环扎术效果的研究。本研究提示,子宫颈环扎术可降低妊娠26周前CL≤15 mm双胎妊娠孕妇的早产风险,改善新生儿结局;而对于妊娠26周及之后CL≤15 mm的双胎妊娠孕妇,子宫颈环扎术与期待治疗相比并未降低早产风险,为CL≤15 mm的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管理提供了参考。但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存在选择偏倚;且根据发现孕周分层后各亚组样本量不足,可能影响统计效能。有待大样本量、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证实研究结论。
转载:妇产科空间微信公众号